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博大精深的古老民族。悠悠五千年,伴随着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是什么?是一个个精美的汉字。把汉字喻为“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根基”是丝毫不为过的。汉字不仅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,还是能够使现代各国文明超越语言的不同而彼此沟通交流最佳媒介。字如其人。写字与人生命发展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。自古以来,关于书法与生命关系的论述就很多。苏轼在《论书》中说:“书必有神、气、骨、肉、血,五者阙一不成书也。”在苏轼看来,写字需要的是整个生命的投入。写字需要生命投入,而投入了生命全部写出来的字则必定“字如其人”。十分明显,写字对人的独立人格、独特个性的形成,对人生命涵养的丰富和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。另外,从智力的角度来看,写字也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。用手写字是脑思、眼察、足安、臂开、身正、手动的一系列联动式的运动过程,各个环节需要平衡、协调、配合才行,经常动笔写字有利于思维有利于智力。一年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,写字也不例外。如何走好写字的第一步,我认为,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。教学中,我本着从长远出发的思想,精心指导学生写好字:
一、常规性指导。
我认为常规性指导主要包括坐姿要领、执笔姿势、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、间架结构等。其中,执笔姿势和汉字结构的指导尤为重要。坐姿,只要强调每个孩子上身直立,眼睛和纸面的距离适当也就行了。而执笔姿势和方法,绝大多数学生是掌握不好的,这对字写得好坏关系极大。因此,教师一开始教写字就要逐一指导,随时矫正,以防学生不规范姿势的形成。指导的第二个重点是汉字的间架结构。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,独体字较少,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。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、右两部分基本等高,例如:“林”;学生对这部分字掌握好了,也就掌握了汉字的大部分。上下结构的字布局要匀称,如“早”;左、中、右结构的字,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,如“树”;上、中、下结构的字,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,如“蓝”。总之,不管写什么结构的字,都要体现出方块形,字形要舒展、大方这些特点。第二,总体性指导。指导学生写字,以通用格本进行习作。教材中田字格里的例字让学生仿写就显得小一些了,其难度较大。学生写起来标准难以掌握,不是靠上了,就是靠下了;不是偏左了,就是偏右了。有的忽大忽小,大小不一。而且,大多数学生习惯写小,久而久之,学生的坐姿易变样,视线拉得越来越短,面部几乎贴在纸面上。我认为,学生使用通用格写字本写字,总的原则,一开始就要求写大,要写满格子。这样写的好处有两个:一是从整体布局上可以纠正学生大多偏右下方的毛病;二是学生小时习惯写大字,指关节、腕关节运动幅度大,能增强手指、手腕的灵活性。
二、观察联想,活化字形,感知字形美
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。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,弄清汉字在通用格中的位置。在指导观察时,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,活化汉字字形,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《课程标准》在总目标中提出: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。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。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,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?除了故事、儿歌以外,比喻是个好方法。“撇“像刀,“捺”出脚。“点”像小雨点。“横“像扁担一肩挑……比如“伞”,同学们看像什么呢?有的说像大蘑菇,有的说像大树……想象生动的比喻,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,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,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,产生了写字的欲望。例如:教学“人”,“人”字很简单,一撇一捺,写起来却十分不易。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,学生写出来的“人”字,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。我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笔画,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,看看这“撇”像什么,“捺”像什么,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,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,“人”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,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。比喻,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,学生按捺不住,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。
三、比较观察,示范演示,体会书写美
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,原因在于,相对某一个人来说,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,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,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。那么,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? 一年级起步阶段,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、笔顺规则,要求每一个字,每一个笔画,都要尽量要求。一横,一竖,一撇、一捺……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。教师的范写很重要。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。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,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通用格中示范,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。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:这个字是什么结构,第一笔在通用格的哪个部位落笔,每一笔画的名称、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,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。但是,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,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,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,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。此时,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比较运笔方法:教学“一”,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,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,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,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。教学竖,我让学生比较“悬针竖”和“垂露竖”的写法的不同,并加以示范。
比较间架结构: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,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。例如:教学“早”,在观察“早”后,我让学生临摹,学生写出来的“早”字,五花八门。有的把“早”字下面的“十”字的横写得太短,有的把上半部分的“日”写的太窄,有的又把上半部分的“日”写得太宽……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“公开亮相”,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,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“病因”,指出“治病良方”。欣赏着自己的“杰作“,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。比较之后的书写,效果令人满意。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,仔细领会,悉心模仿笔画运笔,熟练掌握笔顺规则,体会汉字的造型美。
四、严格训练,培养习惯,发展个性美
1、严格训练,培养良好写字习惯。每次写字前,我总是指导学生削好铅笔,放好作业本,端正坐姿,指导执笔方法。练习时,教师巡视,时时提醒学生,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。书写时,适时巡回指导,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通用格中的位置、运笔方法,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,其长短如何,整个字的结构特点,及各部分的比例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,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,循序渐进,逐步形成写字能力,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。
2.训练要有度,要注重学生的发展。练字贵在精,而不在多。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,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。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,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,坚持一个“少”,保证一个“好”字。每课的字,每个写2-3个,自己觉得写得好的,可以少写几个,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,就可以多写几个。你还想写哪个字,就可以再写几个。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“好”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。我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的作业,而是有的多,有的少。写的字,有的可能是“五、一、二、三……”。有的可能是“入、八、大、……”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,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。
五、激励评价,鼓励进取,展开竞赛
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。还有我来当“小医生”,看看谁的医术高明。这个游戏需要老师对于练习的字要有一个预判性,什么意思呢?就是对于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要有个预知,把他们容易出现的错误一个一个的例举出来,然后请同学们说说不好在哪里。然后在练习,这样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其次还可以利用一些以激发学生兴趣与情感为主的,具有很强推动力的教学方法,如激趣法、情境法、情感法、竞赛法、欣赏法、暗示法、尝试法等等。通过教学中不断变换教学手段,使学生兴趣盎然。在欣赏教学过程中,老师不断提醒和暗示,总结出写字结构中的一些小口诀“左旁小者齐居上”、“右旁小者齐居下”、“横长竖短撇捺宜收,横短竖长撇捺宜放”、“马头小小马背宽宽”、等。并积极开展竞赛,使学生互相观摩、互相学习,用小红花等小奖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使整个班集体都进入一个积极动脑、眼利、手稳的写字氛围中。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,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。课堂上,我们采用板演、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。课后,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,将他们的作品上墙“公开发表”,贴到教室外面的公示白板上,教室内的书法展示栏内,比比谁上榜次数多。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,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,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。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,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,有时因没有上榜,会嘀咕半天,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,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。
一个学期的写字教学,效果十分明显。学生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,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,许多孩子的幼小的心里已经立下当书法家的愿望。他们的字真正做到“书写规范、端正、整洁”。看到他们的成绩,心中便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。